专业原创精品世界之最!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世界之最 > 动物之最

世界上最濒危的雀,禾花雀被人类吃成极危

发布时间:2023-08-12 10:23:04源自:网络作者:zl001阅读( )

我要排行摘要:文章是由小编小林据网络最新关于“世界上最濒危的雀,禾花雀被人类吃成极危”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.

禾花雀在广东省是一道壮阳滋补的美食,但如今它们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,2017年12月5日,这种雀被正式列为极危物种,而在13年前,它们还是处于无危状态。像这样物种数量急剧下降的情况曾经在北美旅鸽身上出现过一次,这种命运悲惨的鸽子就是因为人类的捕杀最终消失殆尽,而现在禾花雀似乎也踏上了相同的命运。

世界上最濒危的雀形态特征

禾花雀学名叫黄胸鹀,[bai]属小型鸟类,体长13至16厘米,雄鸟额、头顶、颏、喉黑色,头顶和上体栗色或栗红色;尾黑褐色,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;两翅黑褐色,翅上具一窄的白色横带和一宽的白色翅斑。下体鲜黄色,胸有一深栗色横带。

雌鸟上体棕褐色或黄褐色、具粗著的黑褐色中央纵纹,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,两翅和尾黑褐色,中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,大覆羽具窄的灰褐色端斑亦形成两道淡色翅斑,眉纹皮黄白色。下体淡黄色,胸无横带,两胁具栗褐色纵纹。

生活习性

禾花雀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,越冬时则迁徙到中国东南沿海、南亚和东南亚地区,在迁徙期间它们会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,最多可至7000只。它们栖息于灌丛、草地和林缘地带,性格胆怯,见到人就会飞走。

物种情况

禾花雀在2004年的物种评定评定情况是“无危”,然而在2017年12月5日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“极危”物种,短短十三年,禾花雀的种群数量经历了大幅度下降。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正是人类的非法捕杀,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非法捕猎。在我国广东省,民间认为食用以禾花雀为主要原料堡制的汤可以补肾壮阳,并且将其发展成了一种饮食文化,因此,人们不断捕杀这种鸟做成餐桌佳肴。

关键字:鸟禾花雀

欢迎分享转载→ 世界上最濒危的雀,禾花雀被人类吃成极危

热门世界之最

美词佳句

© 2013-2020 - 世界之最控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3485号-5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世界之最图-世界之最图片2020新款式-2020最火的世界之最图片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世界之最 > 动物之最

世界上最濒危的雀,禾花雀被人类吃成极危

作者:zl001 时间: 2023-08-12 10:23:04 阅读:(0)

我要排行摘要:文章是由小编小林据网络最新关于“世界上最濒危的雀,禾花雀被人类吃成极危”资料整理发布相关事件细节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.

禾花雀在广东省是一道壮阳滋补的美食,但如今它们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,2017年12月5日,这种雀被正式列为极危物种,而在13年前,它们还是处于无危状态。像这样物种数量急剧下降的情况曾经在北美旅鸽身上出现过一次,这种命运悲惨的鸽子就是因为人类的捕杀最终消失殆尽,而现在禾花雀似乎也踏上了相同的命运。

世界上最濒危的雀形态特征

禾花雀学名叫黄胸鹀,[bai]属小型鸟类,体长13至16厘米,雄鸟额、头顶、颏、喉黑色,头顶和上体栗色或栗红色;尾黑褐色,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;两翅黑褐色,翅上具一窄的白色横带和一宽的白色翅斑。下体鲜黄色,胸有一深栗色横带。

雌鸟上体棕褐色或黄褐色、具粗著的黑褐色中央纵纹,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,两翅和尾黑褐色,中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,大覆羽具窄的灰褐色端斑亦形成两道淡色翅斑,眉纹皮黄白色。下体淡黄色,胸无横带,两胁具栗褐色纵纹。

生活习性

禾花雀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,越冬时则迁徙到中国东南沿海、南亚和东南亚地区,在迁徙期间它们会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,最多可至7000只。它们栖息于灌丛、草地和林缘地带,性格胆怯,见到人就会飞走。

物种情况

禾花雀在2004年的物种评定评定情况是“无危”,然而在2017年12月5日它们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“极危”物种,短短十三年,禾花雀的种群数量经历了大幅度下降。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正是人类的非法捕杀,尤其是来自中国的非法捕猎。在我国广东省,民间认为食用以禾花雀为主要原料堡制的汤可以补肾壮阳,并且将其发展成了一种饮食文化,因此,人们不断捕杀这种鸟做成餐桌佳肴。

关键字:鸟禾花雀